易讀小說網 > 三國神話世界 > 第314章 連根拔起
  徐耀基小心翼翼的道:“兄長,不至于吧?”

  徐胤爵也道:“是啊,弒君謀逆的是他們東林黨,何況現在還沒有定論,而我們徐家只是參與擁立永王,應該不至于落個滅頂之災吧?”

  “你好糊涂。”徐弘基跺腳道,“弒君謀逆與擁立永王二者還能分得開嗎,事到如今你們該不會還相信東林黨真是無辜的吧?”

  徐耀基、徐胤爵還有徐仁爵都是默然不語。

  除了那些沒見識的愚夫愚婦,現在誰還會相信東林黨無辜?

  徐弘基嘆道:“現在我們徐家真是黃泥巴落褲襠,不是屎也是屎了,只希望圣上念著我們徐家祖上替大明朝立下過大功,能從輕發落。”

  正說話之間,管家匆匆進來:“老爺不好了。”

  “咋了?”徐弘基黑著臉道,“出什么事了?”

  管家道:“來了一隊勤王士子和好多操江兵,把咱魏國公府的正門、側門還有后門全都給把守住了。”

  徐弘基問道:“不讓出入了嗎?”

  “出入還是讓出入的。”管家說道,“不過出門之前得先跟勤王士子報什么備,說明去往何處,做什么事,再還有就是何時返回?”

  徐弘基聞言便哀嘆道:“完了完了完了,這下完了,這是在家待審哪,圣上這是拿咱們徐家當東林黨一般對待了。”

  ……

  此時此刻,在竹炭坊。

  李景濂向著高弘圖長長一揖,恭聲道:“拜見恩師。”

  高弘圖往碩臺上倒了些許水準備磨墨,一邊問道:“亦周,你是怎么過來的?他們居然肯放你到老夫這里來相訪?”

  這種時候,李景濂居然還能過府來訪,這讓高弘圖很不解。

  圣上這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?這種時候都沒有把他們下獄,而只是打發回家待審,而且不限制他們行動,任由他們外出?

  圣上難道就不擔心他們串供嗎?

  還是說,圣上知道他們不必串供?

  串供是真的不必串供,因為統共也就四個人知情。

  除他高弘圖與李景濂、劉正宗和袁彭年三個學生,甚至就連姜曰廣、呂大器、錢謙益等東林黨元老都是毫不知情。

  “恩師,我來替你磨墨。”

  李景濂從高弘圖的手中接過墨條。

  高弘圖也沒有推辭,而是騰出手將一幅宣紙鋪開。

  李景濂一邊磨墨一邊說:“恩師,學生要不要托人打聽一下介眉被帶去何處?圣上既然當殿說了不會私設刑堂,也不會嚴刑逼供,那便是捆住了自己的手腳,如此機會,我們若是不加以利用就太可惜了。”

  介眉就是袁彭年的表字。

  李景濂的意思是說,只要錦衣衛對袁彭年動了刑,他們東林黨就可以利用這件事情做文章,把士林和民間輿論往屈打成招上面引導。

  頓了頓,李景濂又說道:“或者,干脆先下手為強,直接制造輿論?”

  “不妥,此時敵暗我明,不可輕舉妄動。”高弘圖從筆架取下毛筆,放入碩臺醮足了墨汁,然后在宣紙上揮毫潑墨。

  不片刻,四個蒼勁大字已經寫就。

  李景濂湊過來看時,只見寫的是殺人誅心。

  “殺人誅心?”李景濂神情一凜,沉聲道,“恩師,你的意思是說,圣上故意不將我們下獄,甚至不限制我們行動,為的是殺人誅心?”

  “如果老夫沒料錯的話,應該便是如此了。”高弘圖喟然道,“圣上心思之深沉、謀略之縝密、手段之狠辣真是讓人嘆為觀止,老夫也是回府之后再三思慮,才終于猜到其隱藏于寬仁平和之下的冷酷用心。”

  頓了頓,高弘圖又道:“圣上是想要把我們東林黨連根拔起哪!”

  “連根拔起?”李景濂傲然說道,“恩師,真不是學生小覷他,別說是他崇禎,便是成祖文皇帝甚至太祖高皇帝再世,也絕無可能將我們東林黨連根拔起。”

  說此一頓,李景濂又說道:“要想把我們東林黨連根拔起,他崇禎除非能將江南數千萬百姓全部殺絕!如若不然,他殺的東林黨越多,我們東林黨的名聲就只會越響,我們東林黨的根基就只會越深,因為我們東林黨的根基就深植在江南百姓中間!”

  “且不可輕敵大意。”東林黨已然圖窮匕現,高弘圖也不再避諱將崇禎視為敵人,頓了頓又接著說道,“你去轉告可宗,這段時間你二人就深居簡出,別再輕易外出,以免授人以柄、壞了大事。”

  ……

  錢謙益自回府之后,整個人顯得異常的焦慮。

  如夫人柳如是感受到了錢謙益的焦慮,問道:“老爺,你這是怎么了?整個人魂不守舍的,茶都喝到鼻孔里啦。”

  錢謙益趕緊將遞到鼻孔前的茶盞放下。

  柳如是又道:“老爺,妾身聽說圣上回南京了,是真的嗎?”

  “是真的,圣上真回南京了。”錢謙益嘆息道,“而且還是帶著太子和定王殿下一起回來的,你都不知道,當圣上出現在金鑾殿上時,文武百官的表情,全都傻了!整艘御船都被水底雷給炸得稀碎,圣上竟毫發無損,你敢信?”

  柳如是笑道:“坊間不是有傳言,圣上自從煤山悟道之后已經是圣人之體,尋常兵刃乃至火器根本就傷不了他。”

  “有這傳言?”錢謙益聞言一愣,“我怎么從來沒有聽說過?”

  “妾身也是今天剛剛聽說的。”柳如是道,“反正鈔庫街、貢院街這一片的販夫走卒和七大姑八大姨都已經傳遍。”

  “圣人之體?圣人之體?”

  錢謙益喃喃低語兩聲,旋即又是一聲長嘆。

  “老爺,你嘆氣做甚。”柳如是道,“圣上無恙,這是百姓之福。”

  “圣上無恙,確屬百姓之福。”錢謙益點了點頭,隨即又接著說,“但卻非我們錢家之福哪,我們錢家沒準會有一場大難。”

  “老爺!”柳如是臉色大變道,“你該不會……”

  “沒有,夫人你胡說什么呢,為夫怎可能做如此有悖人倫之事。”錢謙益斷然否認,隨即又嘆息道,“但我終究是東林黨人哪,且還是領袖。”

  “老爺?”柳如是花容失色,“圣上該不會借這次弒君謀逆案興起一場大獄,濫捕濫殺東林黨人吧?如此恐非圣君所為。”

  錢謙益聞聽此言又是一聲長嘆。

  夫人哪,為夫最怕的就是這個。

  轉念間,錢謙益忽然又想起了一個傳聞。

  “夫人。”錢謙益拉著柳如是的小手問道,“為夫記得,你與媚香樓的李香君好像是手帕之交,是吧?”

  “嗯呢,老爺怎么突然問起這?”柳如是不解的問道。

  錢謙益又道:“那你知道不知道,李香君已經被圣上敕封為援剿徐州參將?并且不日就要返回南京受封。”

  柳如是說道:“香君妹妹被圣上敕封為援剿徐州參將,這個妾身是知道的,但她要回南京受封并不知道,卻不知道是何封賞?”

  “是要授爵,李參將要授三等忠勇子。”

  錢謙益雖然不是禮部堂官,但是畢竟掛著禮部尚書銜,所以禮部正在籌劃給徐州邊鎮武將授予爵位的事他也是知情的。

  錢謙益又道:“夫人,你與李參將,不是,與李爵爺的關系一定要維持好,千萬不要讓昔日的關系淡了,如果需要銀子你就與為夫說,多少都成。”

  “老爺,你這是咋了?”柳如是訝然問道。

  “別問。”錢謙益道,“夫人你照做便是了。”

  李香君與圣上有染這種事,圣上沒有承認,誰敢多說?

  頓了頓,錢謙益又道:“這回咱們錢家能不能逃過這一劫,就落在李爵爺身上了,所以夫人你定要與她處好關系。”

  ……

  東林黨人或者與東林黨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文武百官,已經開始了各種繩營狗茍,崇禎卻帶著士子營來到了鐘山西麓。

  隨行的還有禮部祀祭司的一個主事。

  帶上禮部祀祭司主事,乃是為了拜謁孝陵。

  明太祖朱元璋與馬皇后合葬的孝陵,就在鐘山西南麓。

  帶著士子祭拜過孝陵,崇禎一行又來到不遠的孝陵衛。

  朱元璋葬入孝陵之后,繼位的建文皇帝便在鐘山南麓設立孝陵衛,派駐整整一個衛的軍隊保衛孝陵,有五千多人。

  但是到現在兩百六十多年時間過去,孝陵衛早已經變得面目全非。

  原定員額五千六百人,現在僅只剩不到五百人,且都是老弱病殘,其他的衛所軍都到哪里去了?活不下去逃亡了。

  看到崇禎帶著幾千個勤王士子過來,孝陵衛的指揮使、指揮同知、指揮僉事還有一百多個千戶以及百戶慌忙出迎,這就有意思,孝陵衛官比兵多!

  崇禎卻根本懶得理會,只是派了太子朱慈烺去應付他們。

  衛所制,匠籍還有賤籍這些東西已經嚴重落后于這個時代。

  也就是現在崇禎還騰不出手來處理,不然早就下旨予以裁撤。

  崇禎指著孝陵衛后面一片空地說道:“朕已經請風水師勘測過了,以此處最為適合修建英烈祠,英烈祠專門用于供奉為大明朝立有卓越貢獻的英魂。”

  “譬如冒襄,他的牌位就會被永久供在英烈祠,萬世不祧!”

  聽到這,黃宗羲、顧炎武、夏允彝等勤王士子就不由得熱血上頭。

  萬世不祧是什么意思?就是只要大明國祚沒斷,就一直會被供奉在這里。

  這個甚至比配享太廟的規格都要高,因為配享太廟的話,除非配享的是太祖又或者成祖這樣的皇帝,要不然的話,沒準哪天就被移出太廟。

  崇禎又指著前方說道:“英烈祠的前面是廣場,對面也要修筑一座英烈碑,從崇禎十七年三月往后,所有為大明戰死的將士,他們的名字都會被銘刻在這塊英烈碑上,世世代代接受后人瞻仰,四時都有專人灑掃祭祀。”

  如果有可能的話,崇禎甚至想把整座鐘山都打造成為一座大型的烈士陵園。

  再然后,將所有為大明犧牲的將士的骨灰都埋葬在鐘山,這樣的話,這里就將成為一個最佳的愛國教育基地。

  教育誰?自然是后來的勤王士子。

  正所謂,流水不腐,戶樞不蠹,任何一個群體要想長期保持生命力,就必須有新鮮血液的持續注入。

  所以說,指望首期六千多勤王士子包打天下是癡心妄想。

  眼下這六千多勤王士子還沒有脫離集體生活,問題不大。

  但是等到這些勤王士子撒出去,早晚出問題,三年之后、五年之后乃至十年之后還能剩下多少士子保留初心?只有天知道。

  出了問題的士子,肯定得剔除。

  這時候,就需要有新鮮的勤王士子補充進來。

  那么上哪去找新鮮的勤王士子?再發討虜詔,號召天下士子勤王?

  這肯定是不行的,第一期勤王士子奉詔前來,大概率是因為熱血,但如果再發一次討虜詔,奉詔而來的多半就是追逐名利。

  而且奉詔前來的士子年齡素質也是良莠不齊。

  所以說,必須將勤王士子的人員更迭正規化。

  對于這,崇禎也有了全盤計劃,那就是國子監。

  等處理完了通寇案以及弒君案,崇禎就正式接管國子監。

  對沒錯,崇禎將會以皇帝的身份親自兼任國子監的祭酒,或者說校長。

  再然后,國子監就會面向大明境內所有的府學、州學及縣學進行招生,只要擁有秀才功名,且年齡在十五歲到三十歲之間,全都可以報考。

  第二期(其實是第一期)勤王士子擬招一千人,學制三年。

  這一來,三年之后就會有一千名勤王士子畢業,然后每年都會有一千士子加入,就能基本上保證整個勤王士子群體的活力。

  所以說,打造一個士子愛國教育基地就很重要。

  只不過眼下還不具備這個條件,主要就是缺錢。

  修這樣一座烈士陵園的工程量,可比修一座帝王陵大多了。

  時間先不說,所要耗費的銀子就是個天文數字,崇禎現在還拿不出這么多銀子,就算拿得出也不能用來修建一座烈士陵園。

  (本章完)

網頁版章節內容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

請退出轉碼頁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