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讀小說網 > 諜云重重 > 第二百七十一章月餅
  中秋節前,李朝生看著城內供銷社給李朝生送來了的月餅樣子,很滿意。

  供銷社,是李朝生設立的一個特殊部門,作用很簡單,就是管控藍田縣內緊俏物資的銷售,這緊俏物品包括白糖,精鹽,醬油這些調味品,也包括布匹,肉類,蛋奶等。

  由于藍田縣內經濟狀況還屬于計劃經濟,所以上述這些東西并不豐富,因此需要進行管控,如果誰饞了,可以利用本地下發的各種票據,外加金銀購買,價格比縣城外便宜的多。

  比如你想吃肉,有肉票,而肉票就需要你去在縣里安排的崗位工作,才會定額配發,再比如你想要做一件新衣服,你也需要去縣里的水庫,或者其他部門做工,這樣才能配發布票,有了布票,你去供銷社買東西就會非常的便宜。

  最起碼比藍田的自由市場便宜的多,就比如漁業養殖部們提供的藍田大鯉魚,如果拿上供銷社的魚票去買,就比直接去市場購買便宜很多,而直接去市場購買的,都是有錢人家。

  只有富戶才會去市場買全價的藍田大鯉魚。

  而快到中秋節了,中國古代只有三大節日,分別是,端午節,中秋節,以及春節。

  現代由于社會發展過于迅速,很多節日都失去了自己的魅力,比如端午節很少人吃粽子了,而中秋節的月餅更是很少人吃了。

  可是在這個時代中秋節能吃上月餅,這就是一種很奢侈的事情。

  對此李朝生還是很重視的,中秋吃月餅這一習俗有人說是傳自朱元璋時期,說是朱元璋在中秋節那一天在燒餅里夾了重要軍情的紙條,后來演化的吃月餅,為此劉伯溫還作詩一首:半似日兮半似月,曾被金龍咬一缺。

  不過要是認真追溯,中秋節吃月餅可以追溯到周代,而吃月餅在唐朝就有了,不過那時候不叫月餅,而是叫做胡餅,史料上記載,那時候的人吃胡餅,而胡餅里有餡,分別是核桃與芝麻。

  你瞅瞅,這不就是月餅嗎?

  而月餅這個名字真正的由來,很可能是來自蘇東坡的一句詩:“小餅如嚼月,中有酥和飴。”

  反正中華民族,中秋節吃月餅這個由來,可以追溯道很久,記得說相聲里面有一段就是說月餅由來的,那里面更是追溯到了商湯。

  供銷社把月餅的樣式做好了給李朝生看,今年供銷社只有兩種月餅,一種是豆沙餡的,一種是五仁餡的。

  而其中五仁餡的價格遠高于豆沙餡的,因為五仁餡里面有花生,核桃,芝麻,杏仁以及瓜子仁。

  另外里面不知道是誰感覺顏色單一,竟然往里面還夾雜了兩根紅綠色,用蘿卜絲做的彩條,這不由讓李朝生想起了童年回憶。

  兩個月餅餡料確定好了,然后就是刻磨具,磨具上刻有字跡,分別是闔家團圓,萬事如意,下面有一行小字藍田供銷社五仁/豆沙。

  李朝生對此表示認可,并且在供銷社的邀請下,包下了藍田縣第一枚月餅,過程很簡單,首先把一團面趕成餃子皮,然后把提前準備好的五仁餡包進去,然后團成面團,這時有一個竹制作的磨具,把面團丟進去,壓平了就可以了。

  中秋節的前一天,大批月餅就做好了,除了一大部分放在供銷社售賣之外,李朝生還給所有軍隊成員發了月餅,每人一斤半的月餅,一斤白糖,這就算是過中秋了。

  白糖是藍田制糖廠制作的,主要原料是甜菜,今年藍田縣種了兩千畝的甜菜,可以基本滿足藍田人的白糖需求,當然是最低需求。

  不過李朝生沒敢擴大甜菜的種植規模,藍田縣發展藍皮書上,李朝生三令五申,一定首先保證主糧的安全,至于其余經濟作物,絕對不能與主糧爭。

  玉米地瓜才是藍田縣的親兒子,小麥,高粱那是干兒子,至于甜菜,那就是后娘養的,在藍田的土地上只能委屈巴巴的站點邊角料。

  中秋佳節月正濃,路上行人笑滿容。

  可嘆藍田關外人,賣兒賣女換米粥。

  這就是藍田人的心理,人的幸福感都是對比出來的,你吃上龍蝦了,別人沒吃上你就是幸福的,你能吃飽飯,別人吃不飽飯就是幸福,反正就是人無我有,人有我精,這就是幸福。

  不要說為什么要把幸福建立在別人的不幸之上,因為人都是在比的,不論什么階級,什么政策,人的本性就是在攀比,沒有人能例外。

  藍田人現在的幸福度爆棚,搬個小板凳,來到大樹根地下,手里拿一塊又甜又香的月餅,咬上一口,看看天上的月亮,跟周圍的人聊聊天,聊聊今年的收成,展望一下未來的美好生活,當然了永遠避不開的還有聊一聊外面人的情況。

  這就跟現在人沒事聊一聊老美,聊一聊烏克蘭一樣,這也不能不算是一種民族榮譽感的培養,反正現在的藍田人對外面的人有一種說不出的榮譽感。

  而且他們對藍田縣的認可程度已經都達到了最高,現在要是有人說想要剝奪他們現在的日子,給他們換一個縣尊,繼續過大明的日子,他們絕對會拿著鋤頭跟對方拼命,縣尊說得好,自己的幸福日子要自己守護。

  藍田縣的兵很少,正規軍只有區區一萬五千人,民兵也不過八萬人,可是如果真的大軍要踐踏藍田縣的時候,藍田縣的農夫就是士兵,他們可以自發的從農田里沖出來,拿著鋤頭跟敵人拼命,捍衛自己得來不易的幸福生活。

  李朝生一直在強調一句話,這句話叫做固國不以山河之險,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,那這兩樣都不依靠,咱們依靠什么,依靠的就是百姓,就是農民。

  什么叫全民皆兵,藍田縣這就是全民皆兵。

  中秋節過完了,大家伙就等著地里莊稼成熟了,看著那玉米棒子,老農們的臉上浮現出了難以掩蓋的笑容。

  這小日子越過也有盼頭了。

  中秋節過后,白守民找到了李朝生,把最新從BJ城傳來的情報交給李朝生,情報中只有一件事,袁崇煥死了,而且是千刀萬剮。

  死亡的時間是崇禎三年八月十六。

  秋后問斬,這是大明,不,是整個封建王朝都喜歡做的一件事,他們很少有斬立決,大部分都是等到秋天一并宰殺,而且非要等到午時三刻,陽光最烈的時候,據說這樣可以讓亡魂,不得安生,也不能來人間霍亂,算是最殘酷的一種懲罰。

  是一種想讓你在陽間與陰間都不得安生的懲罰,對此,李朝生嗤之以鼻,封建迷信。

  “八月十六日早十點鐘袁崇煥由六名錦衣衛于北鎮撫司白虎門出發,十點一刻到達西市口,百姓已經全部到場,現場人山人海,百姓口中辱罵之言不絕于耳,都罵其賣國奸賊,不得好死。”

  白守民拿著情報給李朝生念誦,李朝生沉默的聽著。

  “午時三刻,刑場外已經水泄不通,監斬官宣布開刀,劊子手以漁網罩其全身,以小刀寸割其肉,每割下一片,臺下百姓就往臺上扔銀塊一錢,劊子手把肉送給臺下百姓,百姓生食之,口中叫罵不覺,更有甚至,佐黃酒食之,口齒之間皆有血液流出,好似人間煉獄。”

  “半晌,袁崇煥肉盡了,人頭懸于旗桿之上,不日就要傳首九邊,以警眾人,然當天夜里,其頭不翼而飛,目前正在調查。”

  白守民把情報讀了一遍,臉上有些許感嘆,而李朝生也嘆息一聲,一代名將就此隕落,雖然袁崇煥身上有很多爭議,不過其功勞也是不容磨滅的,雖然喜歡吹牛,不過吹牛把命丟了,冤枉還是冤枉一些的。

  白守民這時看著李朝生道:“師長,袁崇煥此人,我雖然沒見過,可是應該從以往的情報看,他應該不是通敵賣國之人,否則也不會星夜救援BJ城,這一點百姓看不出來嗎?殺便殺了,為何還要食其肉呢?”

  李朝生聽了這話看了看白守民笑道:“百姓愚昧,可以愚弄,話語權掌握在少數人手中,只要稍微引導,自然會群情激奮。”

  不要說袁崇煥,就是那一天皇帝看我不順眼,編排我一頓,把我殺了,百姓也會搶我肉吃的。

  “啊這……”

  白守民臉上浮現出一絲難看,李朝生卻笑道:“不過藍田人不會吃的,因為他們見過我,知道我到底是個什么人。”

  “袁崇煥不聰明的地方是,太久沒有入民間了,百姓不知其到底為何人,自然任人擺布,被人說啥,就是啥。”

  “而我經常視察民間,百姓見過我,知道我,現在說我通敵賣國,他們肯定是不信的,還會把說話的人嘴巴撕爛,這就是我一直強調你們要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的原因,人就不能與百姓脫節,不然就會出事的。”

  李朝生說著,緊跟著嘆了口氣道:“其實老百姓很聰明的,他們中間也有人知道袁崇煥是被冤枉的,可是他們依然會罵袁崇煥,沒辦法,總要有地方發泄吧,老百姓在家沒招誰沒惹事,突然韃子就殺進來了。”

  “然后沖進你家,殺了你年邁的父母,當著你的面奸淫你的妻女,把你的尚未成年的孩子腦袋砍下來,當球踢,然后看著你痛苦,嘶嚎,毫無人性的嘲笑,你能不恨韃子嗎?”

  “韃子跑了,留給你一個殘破的家,你一腔怒火無處發泄,這時候聽說袁崇煥通敵,你可能不信,可是他袁崇煥沒擋住韃子,這筆賬他就要算在袁崇煥的身上,不然他們會發瘋的,這個口氣總要撒出去啊!”

  “其實老百姓恨得不是袁崇煥,他們恨的是無能的大明,是朝廷上尸位素餐的袞袞諸公,可是他們不敢找他們發泄,他們只能在心里恨著,所以大明不論是清官,還是貪官,是能臣還是庸碌之輩,只要被殺,他們都來叫好,他們恨透了這個保護不了他們的大明,他們恨透了只知道吸他們血的大明!”

  李朝生說到這里格外的激動,他也痛恨大明那些混蛋,為官者不能守護治下之民,當什么官,既然當官了就要有作為,自己分內的事情都做不好,還指望百姓念他們的好,簡直就是癡人說夢。

  李朝生這時看著白守民道:“守民,若是有一天我守護不了治下之民,藍田的百姓要殺我,我就張開雙手讓他們殺,這是我活該,他袁崇煥叫屈,那些枉死的百姓就不叫屈了嗎?”

  “他袁崇煥既然承諾五年平遼,他哪怕做不到,他把韃子死死釘在遼東我也服氣,可是他不該排除異己,毛文龍死的就不冤屈嗎?”

  李朝生恨恨的說道:“毛文龍要是不死,韃子這次入關就不敢如此肆無忌憚,因為皇太極把人都帶走了,毛文龍就帶著他的部下從皮島入侵偷家了,那時候皇太極首鼠兩端,顧此失彼,能不能打到BJ城都是個問題,何至于像如今這樣長驅直入,死傷無數。”

  “他袁崇煥冤枉嗎?”

  李朝生這時瞪著眼睛看著白守民,白守民這時被李朝生的氣勢所震懾,愣了半天道:“好像不冤。”

  李朝生嘆息一聲道:“說他冤枉他冤枉,他沒有通敵,說他不冤枉,他不冤枉,他沒做好他應該做的事情,其實袁崇煥不以通敵賣國的罪名殺掉,而是以擅殺封疆大吏,導致韃子入侵這一條斬殺,就不冤枉了,至于凌遲處死,過了。”

  李朝生對袁崇煥的死是這樣評價的,而袁崇煥一死,大明的官場震動,尤其是各位封疆大吏們,頗有一種兔死狐悲之感。

  據說洪承疇在得到消息之后,一天一夜沒吃飯,而是關在房中,等他出來的時候,鬢角竟然出現了一縷白發。

  而遼東失去了袁崇煥,祖大壽等人全都悲傷不止,軍心渙散,眾將聚在一起商議,會議之上,大家皆言:以督師之忠,尚且如此下場,我輩該如何自處,當三思而后行啊。

網頁版章節內容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

請退出轉碼頁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。